学校Logo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广西民族大学定点帮扶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及驻村工作队培训班在我校相思湖校区成功举办
2025年07月28日 19:19

7月21日至7月25日,由广西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主办、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定点帮扶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及驻村工作队培训班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圆满举办。来自东兰县东兰镇百豪村、水洞村、仁义村、五联村和三石镇仁合村、美逢村等6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共计35名学员参加了为期4天的培训。



7月22日上午,培训班举行了开班仪式,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兼)、党校常务副校长罗利玉出席并讲话。他表示本次培训是学校发挥高校优势、深化定点帮扶的特色举措,课程涵盖理论学习、政策解读、产业考察等内容,旨在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努力学”,珍惜充电机会;二是“用心悟”,结合实践思考乡村振兴路径;三是“守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展现基层干部良好作风。开班仪式由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志伟主持,广西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雄祥、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卢扬奎出席了开班仪式。

学员代表、东兰县东兰镇百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陈建军代表全体学员深情回顾了广西民族大学十年来对东兰六村的大力支持和村里的显著发展进步,并代表全体学员郑重表态,在培训期间一定严守纪律、潜心学习、力求学有所获,能够学以致用,回去后全力推动村级党建和乡村的振兴发展。



本次培训班为期4天,采取“理论授课+实地考察”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实际需求,主要包括“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与治理策略——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少数民族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与沟通技巧、村镇经济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人工智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DeepSeek 实践路径等五个学习专题。此外,学员们赴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横州市茉莉花产业核心示范区以及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进行现场教学。

结业仪式上,韦晓婷、黄甫江两位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卢扬奎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并做结业讲话。





本次培训班是《广西民族大学 东兰县人民政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校地合作协议》具体实施项目之一。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农业强国,着力提升广西民族大学定点帮扶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及驻村工作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履职能力与实践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