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探寻民族文化,点燃科技梦想——南宁市大学东路小学春季研学记
2025年04月30日 11:43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4月29日上午,南宁市大学东路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化身“小小探索家”,到广西民族大学开启了一场融合现代科技与民族文化的奇幻旅程。



在人工智能学院门口,同学们围绕着老师专注聆听人工智能的学科介绍及技术应用。在学院实验室里,孩子们亲身感受了科学的神奇与魅力。在实验一中,示波器跳动的波形像会跳舞的音符,数电实验箱里闪烁的LED灯串成光之密码,引起孩子们的阵阵惊叹。当实验二的智能机器人随着轻快的音乐跳起街舞,整个实验室沸腾了,孩子们纷纷模仿起人形机器人的舞姿,欢快起舞。最梦幻的当属实验三的RGB彩灯实验室,孩子们通过编程让灯光如彩虹流淌,多彩的灯光映照着孩子们甜美的笑容。这些充满趣味性的实验不仅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在欢声笑语中播撒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当科技探索的兴奋还未褪去,孩子们又迎来了另一场文化盛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里,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文化密码在光影交错中被徐徐揭开。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孩子们领略到广西简史和世居民族的文化,感受铜鼓在壮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见识了干栏式建筑的通风设计、瑶族吊脚楼的防洪智慧,并在灵山烟墩大鼓被敲响时的浑厚声波中体验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




“五色丝线代表五行平安,香艾填充寓意驱邪纳福。”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缝制出憨态可掬的渡河公娃娃。活动现场弥漫着淡淡艾草香,100多个形态各异的渡河公摆满长桌,有的戴着“壮锦头饰”,有的抱着小南瓜,传统手工艺在童真创意中焕发新生。





夕阳西下时,同学们纷纷在校道树荫下完成集章打卡任务。一张张民大校园风景明信片上盖满各式各样的印章,孩子们兴奋的相互展示且笑容灿烂。当返程大巴启动,许多同学仍趴在车窗上张望大学校园,或许某个实验室的灯光,已在某个少年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这次研学远非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让孩子们用双手触摸未来,用心灵对话历史。当科技创新的火花遇上民族文化的根脉,这场春日的成长之旅,正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全新维度。广西民族大学将继续发挥学校优势资源,持续深入探究“研学+”实践教育模式,助力更多的学子能够通过研学体验专业学科的魅力。